眼下網購已成為時尚的新潮流,但隨之而來的到各種問題令消費者感到很糾結,商家不予解決而退貨又難是目前困擾著消費者的難題。而今年年初,《網絡交易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除特殊商品外,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對于這則消息眾多網民都感到非常高興,但是還有部分商家并不看好這個。為什么呢?
商家并不看好“七于無理由退貨”新規
“七天無理由退貨”新規的出臺,意味著消費者網購“后悔權”將受到法律保護。但是一些電商商家并不看好這此規,為什么呢?下邊我們就去看看原因。
我們了解到,目前家居非標準化產品多屬于半成品,只有在消費者下單后,企業才會根據消費者訂單里的具體需求進行生產,需求包含“尺寸、顏色、材質、面料”等等。“如此界定家居產品為‘消費者定做的’也不為過,而且在下單前也會反復跟消費者確認后才能拿到廠區生產。一旦這些定制品生產成形了,如果當消費者收到貨后感到不滿意的話,退回來給我們廠里也等于一片廢物,我們也賣不出去的。對于訂制品來說,并不易事。因此,并不看好新規。一位網上城商的商家是這樣子告訴記者。

像食品、零食、內衣等等這些產品,一旦拆封,那么就不能二次銷售了。像內衣那樣,如果客人穿過了,因為每一個人的皮膚也不一樣 ,如果你有皮膚病的話,穿了在七天之內又想退貨的話,那么就是對下一個賣家不負責任。因此,七天無條件退款的新規出臺,很多的商家并不看好它。
此外,新規還指出無理由退貨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記者了解到,家居產品的拆卸、包裝都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如果消費者不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操作起來難度很大。另外,消費者自付退貨涉及到“物流費和包裝費”,其中物流費大約占據產品成交價的10%-15%,包裝費占據5%左右,如此算下來退貨成本會很高。
專家支招
如何避免高退貨率
首先,消費者交定金后,企業客服應盡量與消費者仔細溝通,了解消費者的各類需求,盡可能排除“感性下單”或“需求模棱兩可”現象存在。
其次,在下單前一定要跟消費者講清楚責任歸管權,產品生產出來后商家和消費者又該如何來行使自己的權益。一旦產品有問題,商家又該負起哪些責任,對于這些都應跟消費者說清楚的。
總而言之,服務好消費者就算減少退貨率。對于新出臺《七天無條件退換》新則商家應該執行,跟消費者之間建立起誠信,減少不必要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