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LED企業頻陷“質量門”燈飾行業發展前景惹人擔憂!近期有關大品牌上市LED企業頻頻傳出因質量的問題導致消費者受到傷害的事件。眾所周知,LED燈因其節能環保而廣受到眾多消費者的擁護,但近日隨之而來“質量門”事件已經弄得人心惶惶,燈飾行業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在LED照明發展近幾年來看,混亂、標準模糊、質量門等等關鍵字都是LED行業現狀的代名詞,國家給予其極大政策扶持,但目前處于洗牌期中LED行業仍水深火熱中。近期國家質撿部門抽查過程中就發現眾多知名大品牌LED企業也榜上有名。這些大品牌的LED企業有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隨口就能說出來的。
大品牌企業也深陷入“質量門”,那么以后消費者又該相信誰呢?

上市企業質量也出問題,消費者還能信任誰?
作為LED行業上市為數不多的知名企業——雷曼光電,最近也因其合約客戶于向媒體曝光由于其產品缺陷導致LED屏出現大量死燈的情況陷入糾紛。連上市企業也頻現質量門事件,以后消費者購買產品時還能有什么可選的呢?
而在事件發生之后,雷曼光電對此迅速做出回應,公司從不回避任何產品質量問題,只要在明確質量責任的情況下,從來沒有回避或推諉任何客戶的品質責任。
眾所周知,買到劣質的LED燈產品輕則是直接壞掉,重則很有可能會引發家人的身體健康問題。花大價錢買節能燈產品還能大受罪,這不是給自找麻煩嗎?這些大品牌的企業在干什么去,為什么放任原料商呢?難道他們之間也有貓膩?中間有什么,我們消費者就不得而知了。如今,連大品牌也出現問題了,消費者還能信任誰?
LED質量惹人擔憂 發展前景更是非常迷途
相關質量監督部門的產品抽檢結果表明,LED照明行業質量合格率也是不盡如人意,有的地方節能燈的合格率甚至不到20%。今年最近幾次的燈具產品抽查結果同樣不妙,成都有五成路燈不合格,江西六成多應急燈不合格,湖南質監部門燈具質量抽檢五成多不合格。
一些商家及企業大呼上當,指責配件企業偷工減料,導致燈具產品在耐壓、抗高溫、阻燃性等方面不符合生產要求,質量不合格,而配件企業也是有苦說不出,由于受到各大企業壓低成本價的原因,不走劣質之路是沒法可行,企業很有可能會倒閉。商家、企業還是配件商要為此負上責任?
對于LED燈頻頻出現的質量門,消費者更是憂心重重,以后購買LED產品還能相信誰?其發展前景更是非常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