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行動是一致的——運用知識產權的力量,努力打造產品的“中國芯”。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王茜、崔靜、白振)“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全世界都用上‘中國創造’,用上咱們中國人自己的智慧結晶。”一位數碼實驗室負責人這樣說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目光。
記者近日在參加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的調研時發現,在走訪一家家企業時,同樣的夢想經常出現在不同行業人們的口中。盡管表達的方式可能不同,但企業家的行動卻是一致的——運用知識產權的力量,努力打造產品的“中國芯”。
堅持自主創新 踐行“中國創造”
中國十大品牌:不確定的第一步,卻往往決定未來的路徑。以自主創新核心技術為依托的一批中國企業,正在以不懈的努力,踐行著“中國創造”之路。
“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市場化”。這“二十字方針”說來簡單,但真正做到卻讓大唐電信集團為此付出了10余年的艱辛努力。
僅以3G(第三代無線移動通信)標準為例,大唐電信集團通過不懈的努力,以自主創新所積累的眾多知識產權為核心競爭力,在1998年代表我國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了TD-SCDMA標準,并成功被接納為3G主流國際標準之一,成為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擺脫受制于人的重要歷史轉折點。
隨著3G向4G的演進,我國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也在不斷延續其生命力和競爭力。在4G標準的競爭中,大唐電信集團代表國家主導提出的4G標準已被國際電信聯盟正式接納為4G候選標準之一。
北京金偉暉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雖然是一家100多人的小企業,但公司的年專利申請量卻有近百件。
在國際金融危機給行業帶來的危機面前,很多企業都受到巨大沖擊。然而,金偉暉這家為石油化工行業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卻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并抓住國家經濟刺激計劃帶來的發展機遇,順利推進新建項目。
談起企業的發展,北京金偉暉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冉峰說,自主知識產權已經讓他們嘗到了甜頭——依靠石油化工新技術研發,公司實現了較快的資本積累,總資產已由2001年設立之初的50萬元增加到2010年3月的6.88億元,8年多的時間增長1376倍,年均增長145%。
截至2010年1月,金偉暉已擁有國內外專利147件,商標76件。金偉暉的核心專利技術已經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集團公司所采用;同時,這些專利技術還出口到了3個國家和地區。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周硯說,從國際經驗和發展趨勢來看,以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要經濟載體的世界城市,將以科技文化創新為重要影響力。走出一條智慧的、可持續的和共享式的經濟發展道路,必將與知識產權同行。這是我們整個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大環境,也是我們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工作的整體背景。
知識產權 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如果說大唐、金偉暉等企業是從創立伊始就依靠自主知識產權打開市場并得以迅猛發展,那么還有一些企業在知識產權的幫助下,實現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通過多年努力,江蘇紫荊花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了天然黃麻纖維深加工的技術瓶頸,成功研發出天然精細黃麻纖維——“摩維”,結束了黃麻只能生產麻袋、麻繩等低附加值產品的歷史,賦予了有著悠久歷史的黃麻纖維新的生命。由于“摩維”系列環保袋的天然黃麻纖維完全可降解,成為取代塑料袋的最佳選擇,這也為企業打開了新的發展天地。
2008年底,紫荊花對100余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進行了資產評估,主要針對燈芯絨面料專利技術、麻纖維及紗線類專利群技術、麻纖維復合材料專利群技術和麻纖維日用品類專利群技術進行了專利無形資產評估,總估價達2.69億余元。
地處江蘇蘇州的寶時得機械(中國)有限公司原本主要從事各種電動工具的OEM貼牌生產,近年來,由于大力實施專利戰略和品牌戰略,企業在169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商標。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外貼牌加工訂單銳減,但這家企業自主品牌產品銷售卻猛增91%,拉動總銷售同比上升33%。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寶時得從一家進行貼牌生產的電動工具出口貿易公司,成功轉型為擁有13家海外子公司、2家海外研發公司、10多個世界一流自主品牌產品的跨國集團。
“要在高端服務業上提升自己,而不僅是克隆。”河南洛陽高新區的一位負責人一語道破了企業成功的“秘籍”,只有對知識產權制度的準確把握和有效運用,才能激勵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成熟的機制 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既沒有原料產地的優勢,又沒有口岸優勢,在河南省新鄉市金龍集團,一盤盤細細的銅管,冰箱空調用的小小部件,卻這個曾瀕臨倒閉的集體企業,在短時間內“神話般”發展成為世界制冷精密銅管制造行業巨頭之一。
奧秘何在?金龍集團高級政工師岳振廷說:“只有堅持走引進與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之路,不斷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同時,還要以規范的知識產權機制作保證,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牢牢掌握主動權,立于不敗之地。”
像金龍集團這樣依靠建立成熟的知識產權機制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企業還有很多。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不僅設立了法務與知識產權部,還建立了健全的專利管理制度,包括專利評審會制度、專利表彰制度等。
通過激勵機制,大大提高了員工自主創新的積極性,讓技術創新的理念進入到每個員工的心中。現在,華旗資訊幾乎每周都有員工提出創新的想法,并經過專利人員的檢索提煉申報專利,形成專利成果,最終進入市場。
中國品牌網說:知識產權是一種對創新的保護,更是一種對智慧的保護。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兩周年之際,擁有更多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創造”的重要前提。
資訊整理:中國品牌網